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春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日趋活跃的季节。根据传统医学的理论,春季养*“当需食补”,如果能够抓住时机适当进补,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。养*专家建议,春季进补应遵循下列原则。
饮食结构要合理调配
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,除谷类制品外,还应选用豆类、芝麻、花*、核桃等食物,以便及时补充能量。要养成在一天较早的时候摄取大部分热量的习惯,理想的安排是早餐摄入热量多,中餐次之,晚餐最少。
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含钾的食物
春季容易使人感到疲乏,即所谓的“春困”。而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是人脑内产*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。可多摄入鱼、肉、鸡、低脂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。同时应适当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,如水果、豆类、海带、紫菜、瓜子等,因钾具有维持细胞水分、增强机体活力的功能。
摄取足够维*素
春天气候由寒转暖,温度变化大。细菌、病毒等微*物开始繁殖,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。因此,应多摄取富含维*素的蔬菜和水果,如小白菜、油菜、柿子椒、西红柿、胡萝卜、卷心菜、菜花、柑橘、苹果等,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。
保持饮食清淡
油腻的菜肴使人饭后产*疲倦现象,表现为体温、血糖降低,情绪低落,工作效率下降。春季风多,空气干燥,人容易上火,口苦咽干。因此,饮食宜清淡适口,忌油腻、*冷及*性食物。
春季食补要因人而异
一般宜选择平补食品为宜,如鸡肉、鸡蛋、瘦猪肉、红枣等,但对于身体明显虚弱的人,可选择适当的滋补品来调养,如西洋参、龙眼肉、党参等。
推荐两种适合春季食用的食物
春季阳气*发、*机盎然,但也是各种病菌和微*物繁殖、复苏的季节,疾病很容易流行。春季饮食宜“多甘少酸”,而其中大枣和山药是两种最优的食物。
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曾指出,春天饮食应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中国卫*工作者协会副会长、全国名医理事会副会长苗吉文介绍,春天为肝气旺盛之时,“酸味入肝,其性收敛”,多吃酸的食物会影响春天阳气的*发和肝气的疏泄,并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,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,这也是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。
而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,但要注意的是,“甘味”并不完全指“甜味”,除了食物的口感有点甜,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。在这些食物中,首推山药和大枣。山药味甘性平、健脾益气,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,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,及时“消灭”入侵体内的细菌、病毒。而平时容易出现多汗、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春季更应该格外注意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。而大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,还能补气养血,尤其适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,最好是切碎了泡茶,最后将碎枣一起吃下。
春天经常吃山药或大枣,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,还预防胃炎、胃溃疡的复发,并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概率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