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疾病,主要与肥胖、酒精摄入、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相关。改善*活方式和针对性治疗可逆转早期病变。
1. 遗传因素
部分人群存在脂肪代谢基因缺陷,如PNPLA3基因突变会增加脂肪在肝脏沉积风险。家族中有脂肪肝病史者需更早进行筛查,建议每年做一次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。
2. 环境因素
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直接导致脂质沉积,特别是含果糖饮料和精制碳水化合物。接触工业毒素如四氯化碳、黄曲霉毒素等化学物质会损伤肝细胞。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,每日摄入膳食纤维不低于25克,避免食用霉变食物。
3. *理因素
胰岛素抵抗是核心机制,约60%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。雌激素水平变化使更年期女性患病率上升12%。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糖代谢异常,血糖异常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%以下。
4. 酒精摄入
每日饮酒超过40克酒精(约100ml白酒)持续5年,酒精性脂肪肝发*率高达90%。戒酒4-6周后肝脏脂肪含量可减少50%。推荐替代饮品如蒲公英茶、枸杞菊花茶等护肝茶饮。
5. 代谢异常
快速减肥每月减重超过5公斤会加剧脂肪分解,诱发脂肪肝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患病风险增加3倍。建议通过有氧运动配合力量训练,每周运动150分钟,减重速度控制在每月3%体重以内。
6. 药物影响
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、他莫昔芬等药物会干扰脂代谢。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每3个月监测肝功能和肝脏弹性检测。必要时在医*指导下使用水飞蓟素等护肝药物。
脂肪肝是可防可治的代谢性疾病,早期通过饮食调整、规律运动和病因控制,约80%患者在半年内可见明显改善。合并转氨酶升高或纤维化时需在肝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,避免发展为肝硬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