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炎患者适合选择易消化、低*性的食物,如小米粥、南瓜、山药等,避免辛辣、油腻和酸性食物。饮食调整能缓解胃黏膜炎症,促进修复。
1 温和主食类
小米粥富含B族维*素和膳食纤维,煮至软烂后形成保护膜覆盖胃黏膜。软面条选择碱性面制品,减少胃酸分泌负担。馒头片经烘烤后部分淀粉转化为糊精,更易被消化吸收。
2 优质蛋白质来源
蒸蛋羹采用低温慢蒸工艺,蛋白质变性程度适中。瘦鱼肉选择鳕鱼或鲈鱼等白肉鱼,清蒸保留营养。豆腐选用内酯豆腐,钙镁比例均衡且不含粗纤维。
3 修复性蔬菜
南瓜含果胶成分可在胃内形成凝胶状物质。山药黏液蛋白直接附着在胃壁表面。胡萝卜泥经过充分研磨后,β-胡萝卜素更易被吸收利用。
4 辅助性水果
香蕉选择成熟度高的品种,单宁含量降至最低。苹果建议蒸煮后食用,果胶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。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需在饭后两小时食用。
胃炎患者每日应保持5-6次少量进食,食物温度维持在40-45℃。烹饪方式以水煮、清蒸为主,禁用煎炸和炭烤。急性发作期采用米汤过渡,缓解期逐步增加蛋白质比例。长期调理可配合中医食疗方,如茯苓白术粥需连续食用两周以上。定期复查胃镜观察黏膜修复情况,及时调整饮食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