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阴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、红肿、疼痛,严重时可能出现溃疡或分泌物异常。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、局部护理或*活方式调整。
1. 外阴炎常见症状*括外阴皮肤瘙痒、灼热感、红肿,排尿或*时疼痛加剧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分泌物,颜色呈黄色或绿色,伴有异味。真菌性外阴炎常见白色凝乳状分泌物,细菌性感染则多见灰白色稀薄分泌物。婴幼儿可能因疼痛哭闹,绝经后女性可能伴随*干涩。
2. 药物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。真菌感染常用克霉唑栓剂、咪康唑乳膏,口服氟康唑;细菌性*病可用甲硝唑凝胶或克林霉素霜;滴虫感染需口服甲硝唑片剂。使用前需清洁外阴,乳膏应涂抹均匀。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适用于非感染性皮炎,但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。
3. 日常护理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-2次,避免使用碱性肥皂。选择纯棉*并每日更换,经期卫*巾每2-3小时更换。急性期可坐浴缓解症状:将10克硼酸粉溶于1000毫升温水,每日浸泡10分钟。避免抓挠患处,瘙痒剧烈时可冷敷。
4. 饮食调整有助于恢复,建议增加酸奶、豆制品等含益*菌食物,补充维*素B族和维*素E。避免辛辣*食物如辣椒、酒精,减少高糖分摄入。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,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。
外阴炎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就医。孕妇、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出现症状应优先就诊。规范治疗同时需排查糖尿病、激素水平异常等潜在病因,*有症状需共同治疗。保持外阴干燥透气,治疗期间避免性*活,定期复查确保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