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在第3-5天是最为严重的时候,这个疾病有潜伏期,病程一般在7天左右。
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、足、口腔粘膜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传染病,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。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,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*,发病率为 37.01/10万~205.06/10万,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.46/10万~51.00/10万之间[1]。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(型),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(EV 71)和柯萨奇病毒A16型(Cox A16)最为常见,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 EV-A71 所致,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。
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,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典型皮疹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,通常在7~10天内痊愈。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。个别重症患者如延误治疗,病情进展快,可危及*命,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循环衰竭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死因。接种EV-A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(6月-5岁,共接种2剂次,间隔1个月,鼓励在 12 月龄前完成接种)。
流行特点:1、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。2、人对本病普遍易染,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,但病毒变异后免疫力无效。3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。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,5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,尤其幼托儿童。4、发病前数天,患儿的咽喉部与粪便中就可发现病毒,即有传染性,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。5、发病1-2周患儿咽部排出病毒,3-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。
临床表现:
1、潜伏期2-6天,一般在3-4天。
2、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疾病的发*发展过程,将手足口病分期、分型为[1]:
第 1 期(出疹期) 主要表现为发热,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出疹,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、丘疹、疱疹。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,疱疹内液体少,不疼不痒,皮疹恢复时不结痂、不留疤。不典型皮疹通常小、厚、硬、少,有时可见瘀点、瘀斑和大疱样改变,伴疼痛及痒感,且不限于手、足、口部位。此期为手足口病普通型。
第 2 期(神经系统受累期)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,多发*在病程1~5 天内,表现为精神差、嗜睡、吸吮无力、易惊、头痛、呕吐、烦躁、肢体抖动、肌无力、颈项强直等。此期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。
第 3 期(心肺功能衰竭前期) 多发*在病程 5 天内,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增快、出冷汗、四肢末梢发凉、皮肤发花、血压升高。此期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。
第 4 期(心肺功能衰竭期) 表现为心动过速(个别患儿心动过缓)、呼吸急促、口唇紫绀、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、血压降低或休克,还可见抽搐、严重意识障碍等。此期为手足口病重症危重型,病死率较高。
第 5 期(恢复期)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,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,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。部分手足口病例(多见于 CV-A6、CV-A10感染者)在病后 2 ~ 4 周有脱甲的症状,新甲于1 ~ 2 月长出。
传播方式: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,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,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(飞沫)传播,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口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瓶、床上用品、楼梯扶手、门把手、水龙头、游乐设施等而感染。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,也可发*感染。
手足口病的预防:1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*习惯和饮食习惯,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,不要让儿童喝*水,吃*冷食物。 2、经常对住所进行通风换气。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特别是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,减少被感染的机会。 3、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,适当晒太阳,多运动,增强抵抗力。 4、对玩具、个人卫*用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; 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*,衣服、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。 5、注意观察,发现可疑患者时,要对患者采取及时送诊、居家休息的措施;对患者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; 6、教育孩子,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告诉老师。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、出疹等表现,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,并暂停去幼儿园,避免加重病情或传染给他人。 7、手足口病有疫苗,但只能预防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,尚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。
如何进行预防性消毒?肠道病毒适合在湿、热的环境下*存与传播,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。各种氧化剂(高锰酸钾、漂白粉等)、甲醇、碘酒都能灭活病毒。病毒在50℃可被迅速灭活,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(溴)消毒剂等进行消毒,根据不同的特品,进行擦拭、喷洒、浸泡等方法消毒,并用清水将残留药物冲净。也可对一些物品进行煮沸消毒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75%乙醇和5%来苏对肠道病毒无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