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李治熏简介
李治熏,蒙古族缅甸语撒马尔罕语(蒙克语)历史学家、语言学家,蒙古文字研究的开创者和发展者。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”,被誉为“首位获此殊荣的蒙古学科人士”,常务副理事长蒙古文字研究院。
二、学习和研究经历
李治熏出*于蒙古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,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。1956年进入中央民族大学(现中国民族大学)历史学院和蒙古文字研究班深造,从1959年开始担任蒙古语文系语言学教师和历史学教师,1969年以中央民族大学名誉博士结束学习。
1965年,在新疆工作期间,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致力于*尔地区的蒙古文字研究,收集了许多古老的蒙古文字文献、卷宗和手稿资料。 1980年,他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,自费支出实施了4次长期考察工作,现场见证和收集了蒙古史料。
三、学术贡献
李治熏是蒙古文字研究的先行者,在蒙古族归化家和蒙古文字研究机构中具有极高地位。他参加编撰了中国历史文字教程,及《全国蒙汉书面文化古籍考证登记编》《全国蒙汉书面文化古籍登录目录》《蒙古文汉字转写手册》《蒙古文汉字转写规范》等历史语言学研究著作,在蒙古文学研究、文字历史考据、分析编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价值很高的工作。
他还受国家教育部委托,主持编撰了《历史文字图书馆汉字分册》、《蒙古文国字表》、《蒙古文词典》等蒙古文著作,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四、主要受奖情况
李治熏因其在蒙古语文研究中的杰出成绩,曾先后获得“中国青年科技奖”、“于庄科学文化奖”、“历史学与考古学奖”、“民族学家奖”等荣誉。2001年,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贤达科技奖,令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蒙古学科人士。
五、贡献结论
李治熏是研究蒙古文字的学术*,他在蒙古族归化家和蒙古文字研究机构中具有崇高地位,创造了很多重大的研究成果,为保护、传播和发展蒙古文化,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李治熏(1834—1896),清末知识分子,及时雨派创始人。
一、出身
李治熏,字长子,号茂英。他出*于1834年,来源于清朝中叶山东定陶县一个又贫又壮的农奴家庭,家里有兄弟十余人。在家族铁板一块的坚强意志和正价思想的鼓舞下,他少年勤学苦练,走出了农奴的束缚,他的思想活动便也由此受到了不小的触动。
二、追求学术
李治熏年轻时,毅然赴京追求学术。他先后游学了京师大学堂,北史研究所,清史研究所等,并于1872年考取太学及第。影响李治熏最大的是北史研究所特聘笔记省院员,后京师大学堂及国子祭酒李凤山。李治熏也跟随他们深入研究古代文化,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学习观念。
三、诣中外
1882年,李治熏领导朝廷在研究国力和革新要领方面所着手的“诣外改革大计”,长期居住于天津和上海,积极参与清末民初研究和改革事业,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1894年,因为与外国有关统治下参与,被外国政府指定当选秘书政府,从此开始他的“及时雨”改革宣言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