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,中医养*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。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骆彤介绍,中医养*是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,通过各种方法颐养*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,其最核心的内容主要在于情志、饮食、起居、运动这四个方面的调摄。骆彤建议人们在日常*活中注意以下几点。
情志调摄
中医认为,人有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情变化,其中怒、喜、思、悲、恐五种情绪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根据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“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”的观点,情志调摄对于防病治病、益寿延年起着重要作用。*活中长寿的人大多性格开朗、乐观,情绪稳定,精神愉悦。而急躁、焦虑、忧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往往成为健康乃至*命的隐形杀手。
骆彤介绍,调节异常情绪的方法主要有:节制法,要戒怒,宠辱不惊;宣泄法,比如向好友家人倾诉心中的不快,用记日记、唱歌等方式宣泄不良情绪;转移法,增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,寻找精神寄托,舒畅情怀,如听音乐、书法绘画、种花养鸟等。通过各种方法调节,保持心理平衡,保证身心健康。
饮食调养
民以食为天,饮食是维持人体*命活动的主要物质。数千年以来,健康的食物和平衡的膳食模式一直被认为是长寿的关键因素。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。
饮食养*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:首先要注意全面膳食,饮食要多样化,各类食物要合理搭配;二是饮食有节,要定时定量,不偏食不挑食;三是因人择食,要根据年龄、性别、体质不同而选择食物;四要因时择食,根据季节气候特点,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;五是先食疗后药饵,食疗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。尤其老年人,多有五脏衰弱,气血耗损,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,故先以饮食调养以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较为妥当。
起居有常
骆彤介绍,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*活的各个方面要有一定规律,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*理常度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说明只有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,保持精神与形体的充实,才能健康长寿。具体而言,春季应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”,夏季应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,秋季应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冬季应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
起居养*还要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是要养成有规律的*活习惯;二是劳逸适度,因为“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”;三是科学睡眠,卧具适宜,睡姿正确,就寝定时,睡眠时间充足;四是衣着相宜合体,实时增减衣物,因时因人择衣;再就是定时排便,保持二便通畅。
运动养*
运动养*是通过规律的运动锻炼,活动筋骨,调节气息,静心凝神,从而疏通经络、调和脏腑气血,达到增强体质、益寿延年的养*方法。中医运动养*关键是“意守”,即精神要专注。内要锻炼精神,外要锻炼筋骨四肢,内外和谐,经络畅通,气血调和,使机体达到全面的锻炼。运动养*要选取适宜的时间,要遵循动静有度、持之以恒、因人而异的原则。无论是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等传统保健运动,还是跑步、打球、骑自行车等现代运动,只要选适合自己身心状况的运动项目,并坚持不懈地锻炼,都将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。
骆彤表示,中医讲究因人制宜、辨证施治,养*的具体方法放到每个人身上,可能千人千样,很难效仿。但是,平和的心态、均衡的营养、合理的起居、适度运动这四大中医养*保健基石,如果能够具体实施并坚持下去,一定对健康长寿有所帮助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