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秉天地之气而*,四时之法而成,大自然界是人们赖以*存的必要条件,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。人体的五脏六腑,四肢九窍,皮肉筋骨脉等的功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。人应顺应自然环境、四时气候,即春暖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的变化,根据四季变化主动调整饮食,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1.春季
春季气候变化无常,要顺应春天阳气*发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,不可骤然减少衣被,避免伤风感冒。春属木,与肝相应,“养肝之体用酸,舒肝之气用辛”。春季阳气初*,宜食辛甘发散、清淡可口食物如豆芽、柑橘、香菜、豆豉等。亦可有目的的选择一些柔肝养肝、疏肝理气的草药如枸杞、郁金、丹参等放入食物中进行配方选膳。但对于体质过敏,易患花粉过敏、荨麻疹、皮肤病者,应禁食如羊肉、蟹之类易过敏食品。
2.夏季
夏季,气候炎热,万物*长,是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之季,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。中医把夏季分为夏和长夏,夏五行属火,长夏五行属土,在五脏中分属于心、脾。心作用为藏神,脾作用为运化水谷。夏季气候炎热,皮肤腠理开而外泄,人体阳气外发容易外泄,若不及时处理,容易耗伤津液,扰动心神。且暑多夹湿,容易内犯困脾,表现出食欲差,乏力等症状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,以固表,多食咸味以补心。冷食不宜多吃,少则犹可,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,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,不可过食热性食物,以免助热;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,不可过食,以免损伤脾胃;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,以免化热*风,激发疔疮之疾。夏季出汗较多,在饮食方面多喝水、多食水果,宜适当食酸味及咸凉食品。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,防止出汗过多;咸性寒凉,可起到清火散热的作用,同时补充出汗过多丢失的盐分,如西瓜、绿豆汤、酸梅汤、*脉饮等。
3.秋季
进入立秋以后,天气由热逐渐转凉。秋季五行属金,秋季在五脏关系中属肺,而肺的*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,主行水,朝百脉,主治节,同时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。燥为秋季的主气,侵犯人体,易损伤津液,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,如口鼻干燥、皮肤干涩、大便干结等。
在此节气期间,根据中医“燥则润之”的养*原则,饮食应以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静心安神的食品为主,可多食一些芝麻、蜂蜜、百合、银耳、秋梨、山药、萝卜、柿和橘之类的具有滋阴、润肺、养胃、*津作用的食物。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,所以立秋期间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,尽量少吃葱、姜、蒜等辛味之品。水能解“燥”,所以秋季最重要是补水,最佳饮料是淡茶水、白开水,也可喝些添加蜂蜜的水果汁和蔬菜汁。
4冬季
立冬后,草木凋零,蛰虫休眠。冬季五行属水。冬季人体受外界寒冷气候影响,阴气也相应增加,伤及人体的阳气。此时人体为抵御严寒,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,因此冬季到来时,营养物质在体内也最易吸收和储存。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,从而扶正固本,增强抵抗力。进补以食补为上。饮食要以温热为主,如食用糯米、狗肉、羊肉、大枣、桂圆、芝麻、韭菜等,少吃冷饮、海鲜等寒性食物。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,如核桃仁、榛子、松子、栗子等。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、黄芪、麦冬,但量不需要很多,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