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然
超然脱俗,不畏世俗真性情:卓群洞见,无涯学海泛轻舟
一直以来,饮食都被看作是养*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。美国著名的抗衰老专家霍华德·希尔认为:只有懂得怎样吃对身体有利,才能找到长寿之路的入口。在快节奏、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中,人们经常会被“吃什么”“怎么吃才健康”的问题所困扰。对此,各国的营养学家、医学人士都说法不一。
不妨就一起走进《黄帝内经》,从古代中医经典著作的智慧中找寻一些答案。
“五谷为养”,饮食要平衡多样
《黄帝内经》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,早早就认识到了饮食是人体赖以*存的物质基础,并且发现饮食也影响着人体的健康,影响着疾病的发*和发展。
其中所写的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;阴阳离绝,精气乃绝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大致的意思就是说,阴阳协调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。书中又同时指出:“天食人以五气,地食人以五味”,五气与五味均是维持*命存在的必要条件,其中五味(即饮食)是维护阴阳平衡的必要条件,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。
所以饮食的平衡适度可以说是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倡的最核心思想,强调种类的多而杂,丰富之中也要讲究平衡。
首先,书中就强调吃的食物种类一定要多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写道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养精气。其就是在强调,要食以谷肉果菜等多种食物以培养正气,维持或修复机体功能。
这里句子中出现的“五”可以理解为具体的五类谷、果、肉、菜,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数,也就是在强调食用的品种越杂越好,这样才能给我们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。这也和许多现代的科学发现不谋而合,很多西方的营养学研究都指出,如要维持机体健康,每周应摄入30种以上的不同食物,而在更长的时期内,还应做相应地调整,更换食物种类,种类越多、调和得越均衡越好。
在保证食物种类丰富的基础上,还要在味觉上做到一种平衡,即书中提到的“五味不可偏嗜”。
五味,是指饮食物的五种滋味,即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五味可以补益脏腑,是人体*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因其味不同,对脏腑的作用也有所侧重,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所云:“五味入胃,各归所喜,故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肾,久而增气,物化之常也。”提出了在*理情况下五味对五脏的影响有主次之分。
所以书中就强调,不同味道的食物对不同的脏腑起到补泻作用,当偏食某种或某几种味道的食物时,可能会导致相应脏腑功能增强,出现多种病理变化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的《素问·*气通天论》就详细论述了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:“是故味过于酸,肝气以津,脾气乃绝;味过于咸,大骨气劳,短肌,心气抑;味过于苦(原作‘甘’),心气喘满,色黑,肾气不衡;味过于甘(原作‘苦’)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;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。是故谨和五味,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,腠理以密,如是则骨气以精,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”这里说明饮食五味太过,也是损伤五脏精气的重要原因。
而饮食偏袒某种口味,除了能直接伤害肠胃以影响五脏外,还可通过五味与五脏的关系,引起其他脏腑发*病理变化,进一步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譬如,酸味太过,致使肝气偏盛,导致脾气的运化作用受到阻滞。咸味虽然入肾补肾,但咸味太过则能伤肾。肾气受损则养骨之气不足,故曰“大骨气劳”。
苦味入心,太过则损伤心气,心主血脉、主神志的功能必受影响,故有心跳急促及烦闷之症。甘味入脾,既可补脾,但太过则可伤脾,所以脾气因滞碍而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濡养于全身。脾与胃同居中焦,升降相因,纳运配合,如若脾气不能升运,必然对胃气之纳降产*负面影响,使胃气的纳降迟滞,浊气滞留而*胀满。辛味能散而入肺,辛味太过,一则可耗散肺气,二则可使肺气失常而偏盛,既能乘袭肝木,使肝之阴血受损,筋失濡养而败坏弛缓,又能反侮于心而殃及心神。
因此书中所强调“谨和五味”,在做到多种饮食的同时,也要做到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味不可偏嗜。
此外,我们现代人在日常饮食中以肥甘厚味、油腻为多,容易引起不少*括糖尿病、中风、肥胖等在内的疾病,像一些心血管疾病也与肥甘厚味的过度摄取有密切关系。
而《黄帝内经》中,就对这种不良饮食习惯做出了分析。
《素问·*气通天论》中写道:“高粱之变,足*大丁,受如持虚。”意思就是,长期进食高热量饮食,会使阳热内盛,久则可多发疔疮,而且得病就像手持空虚之器受物一样容易,从而强调了饮食宜清淡,不宜过多肥甘厚味,也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“荤素搭配”,即进食饭菜时,应有荤有素,合理搭配。
在中医看来,肉类食物吃得多虽然有滋养脏腑,补益人体,润泽肌肤的作用,但如果一味偏嗜膏粱厚味,反而有害无益,容易助湿、*痰、化热,导致某些疾病的发*。反过来看,蔬菜水果吃得多虽然具有疏利、开胃消食、疏通胃肠的作用,但是单一素食难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,不能满足身体*理的需要,所以要强调荤素搭配,优势互补。因此,全面的饮食,适量的营养,乃是保证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。
饮食有节,寒冷适中
除了提到饮食的种类和口味要平衡,《黄帝内经》中同样还强调了健康的饮食原则要注意时间、用量以及适合的温度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强调要“饮食有节”
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“早上吃好,中午吃饱,晚上吃少”的饮食原则,这句话虽然是现代社会的一句养*名言,但其实《黄帝内经》很早就强调了与之类似的“饮食有节”原则。这里的“有节”不但指三餐要定时,还要定量,均不可过饥或过饱。
书中的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就写道: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,才能保证“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。就是指出,人的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*化之源,饮食最先与脾胃接触,如饮食不规律,容易损伤脾胃,影响气血*化,进一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异常而发*病变。因此,应做到饮食要有节制,吃饭时间要固定,这样才能保证脾胃的正常运化,气血*化有源,正气充足。
但同时,既不能饮食时要注意,既不能“过饥”,也不能“过饱”。
饮食不宜过饱
过饱是指食物摄入长期过多,营养过剩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多次提及饱食的危害,如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,是说过量饮食可损伤脾胃,其中消化不良是其最常见的损伤,也就是平时说的“伤食”。“因而饱食,筋脉横解,肠癖为痔,”则指出过于饱食易使人体筋脉松驰乏力以及形成痔疮。
过饥是指长期的食物摄入过少,气血*成不足,脏腑失养,正气亏虚,轻则营养不良,重则危及*命。《素问·五味篇》曰“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,一日则气少。”指出饮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,气血*化减少而气虚。《灵枢·平人绝谷篇》曰“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…”指出饮食不进,气血不能化*,脏腑气血衰竭,则*命终结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篇》曰“不能食者,精无俾也……其寿可立倾。”指出若不能饮食,则*精之源匮乏,正气不能得到补充,预后凶险。
不过,目前现代社会中,吃不饱的问题已经几乎不会发*,在饮食摄入上主要存在的是过量、过饱问题,而要想保持健康长寿,就要注意不可食之过饱,正如陆游所说:“多寿只缘餐饭少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提出,饮食的禁忌是“过冷”和“过热”
此外,《黄帝内经》提出,饮食的禁忌是“过冷”和“过热”。
书中写道:“水谷之寒热,感则害于六腑。”寒则凝敛,阻滞气血的运行,热则耗伤阴液,气血逆乱,进而损伤脏腑而病。如过食*冷瓜果则易伤脾胃,同时“形寒寒饮则伤肺,”这指出,阳虚体质或患虚寒性疾病者可因过食寒食而伤肺。
现代医学也对这一点做出了证实,因食寒饮冷,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加重。反之,如热食亦可导致机体气血阴阳失衡而发病。在《黄帝内经》之后的古代中医王安道也进一步说:“水谷之寒热感,岂有不伤五脏乎?”因此饮食寒热应做到“食饮者,热无灼灼,寒无沧沧,”寒温适宜,不可为过。
*病吃什么?中医这样说
对于患病期间及大病久病初愈的患者,大家都知道要清淡饮食,少食油腻,但具体该怎么吃呢?
这一观点在《黄帝内经》中亦有论述并做了详细的分析。书中认为,疾病在恢复期,适当饮食可提高正气,祛除余邪;病初愈,平衡饮食可顾护脾胃,防止复发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篇》曰:“病有久新,方有大小……谷肉果菜,食养尽之。”就是说疾病后期,通过平衡饮食,增加营养,提高正气,以驱邪外出。
《黄帝内经》提出,疾病后期,应通过平衡饮食,增加营养,提高正气
《素问·热论篇》也指出:“热病已愈,时有所遗者……食肉则复,多食则遗,此其禁也。”指出热病之后,脾胃虚弱,食肉则不化,多食则谷气残留,与热相互搏结,导致病邪遗留,迁延不愈,甚者复发。在疾病的恢复期或慢性病者或疾病初愈正气尚虚时,当以易消化饮食为宜,不可过饱,适其寒温,有助于正气恢复,促进疾病痊愈。
世界卫*组织近年来对影响人类健康众多因素的评估显示:饮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仅次于遗传因素,并且远远高于医疗因素,充分证明,合理平衡的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。因此,在《黄帝内经》饮食养*理论的指导下,我们可以通过“饮食有节”、“谨和五味”、“寒热适中”来增强体质,做到未病先防;同时患病之后,更要注意饮食宜忌,以促进康复,防止复发而做到“既病防变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