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神农本草经》开始,历代本草采用以人为本的分类法,以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*的反应为准绳,分出上、中、下三品,上品无毒、中品小毒、下品大毒。从南北朝时期《本草经集注》到宋代《证类本草》,药物分类方法一直没有重大突破。虽然《本草经集注》首次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,将药物分为玉石、草﹑木﹑虫兽﹑果菜、米食、有名未用7 部;《证类本草》将药物分为玉、草、木、人、兽、禽、虫鱼、果、米谷、菜、有名未用11 部。但上述各部之下,又继续按上、中、下三品分类,呈现按自然属性和三品分类并存的格局[4]。直到明代《本草纲目》才彻底摒弃三品分类法,采用析族区类、振纲分目方法,将药物分为水、火、土、金石、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、服器、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、人16 部,各部又按照药物*态及性质分类,共60 类。编写成四句顺口溜:水火土金石,草木果菜谷,服器虫鳞介,禽兽与人部。
火部为李时珍首次增加。
土、金石部对应现在的矿物药。
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部是《本草纲目》的核心,所占篇幅最大,约占全书的1/2。
草部有10 类。其中, 山草类主要是野*品种,*长在山区,多数为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的常用药物,如人参、甘草、黄芪、黄连等。芳草类大多为芳香类药用植物,其中*括很多著名的花卉,如牡丹、茉莉、迷迭香等。隰草类多*长于平原,亦可在田园栽培,如菊花、艾叶、青蒿等。毒草类有大黄、天南星等。
木部有松和柏,有沉香、檀香、降香,有使用树皮的杜仲、厚朴、黄柏,有使用树脂的乳香、没药,还*括既可作药用又可作颜料的藤黄、漆树等。木部中,寓木类有寄*在各类树上的桑寄*、桃寄*、柳寄*,也有在松树根下栖息的茯苓。
谷、菜、果部*含大量食材,大多是药食同源品种。有五谷杂粮, 有葱、姜、蒜、酱油、醋,有白菜、萝卜,有瓜果梨桃、干鲜果品等,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,从上千种植物中筛选出来的、不可或缺的植物药。
服器部有服帛、器物2 类,记录的用法大多为民间验方。例如,传染病患者的衣衫经过蒸煮后再穿,可以防止感染,相当于古代的一种湿热灭菌方法。绫罗绸缎的应用与身体健康相关联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的*活水平、科技水平、工艺水平。
虫部有蜜蜂、五倍子、蟾蜍、蛤蚧、地龙等。
鳞部和介部*含诸多海洋药物,如珍珠、牡蛎[5]。
总体来看,《本草纲目》的排列次序体现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、从低等*物到高等*物的规律,始终遵循从贱至贵的排序原则。掌握此规律再读《本草纲目》,更容易理解书中主旨,纲中有目,博而不繁,详而有要。
5 结语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