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况日下的健康问题,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养*文化,进而关注历史悠久的中医养*,然而究竟如何养*才真正遵循了养*之道,且听小编为你娓娓道来,特别感谢食疗养*专家辛宝老师~
在知道具体方法之前,小编要先解释一下养*的具体含义。
养*
养*(又称摄*、道*)一词最早见于《庄子》内篇。所谓*,就是*命、*存、*长之意;所谓养,即保养、调养、培养、补养、护养之意。养*是通过养精神、调饮食、练形体、慎房事、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,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。中医养*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,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,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,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,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。
中医也有季节养*观。
智者养*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。
-《灵枢·本神》
那么重头戏来了~
夏季养*到底需要注意什么,
辛宝老师告诉你!
夏季想养*,
四合理,三调养,
记住这些不用愁!
四合理就是合理饮食、合理运动、合理起居、合理情志。
一
合理饮食
要多注意清淡,多饮水,可适当吃些应季水果,切不可贪凉,过量食用冷饮、冷食等偏凉的食物。相对少进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的食物,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。多吃苦味食物和祛暑益气、*津止渴的食物。可选择绿色蔬菜和瓜果等含水分较高的食物,如小青菜、芹菜、苦瓜、丝瓜等蔬菜和西瓜、桃子、荔枝等水果。夏季饮水需注意,科学饮水是关键纯净水是最好的饮料,进去人体后解渴降暑,促进新陈代谢,起到调节体温,输送营养,洗涤,清洁内脏器官的作用。
二
合理运动
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、过于剧烈,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,以免运动量过大、出汗过多损伤心阴。夏天运动时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,运动量要适度,不要过度疲劳。可适当喝些盐开水,最好洗个热水澡,既可消除疲劳,又使人感到格外舒服。
三
合理起居
人的起居作息时间要符合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,适合迟睡早起。但是要保证饱满的精神,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宜过迟。中午一定要保证午睡。。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,最好在一小时以内。
对于同学们来说饭后不要立即躺卧,应稍事活动一下,以利饮食消化。午睡时不要在有穿堂风经过的地方睡,亦不要伏在桌子上睡,以免压迫胸部,影响呼吸。午睡时最好脱掉外衣,给上腹部盖点毛巾被,以免胃腹部受寒。
四
合理情志
夏季养*宜思想清静。盛夏酷暑蒸灼,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。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、神清气和,切忌火暴脾气,遇事一蹦三跳,因躁*热,要防止心火内*。保持清淡的心态,则平和宁静,避免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*活,诱发各种疾病的发*。
至于三调养,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:
一
调养正气---扶正气-增强免疫,避暑湿
在夏季,尤其是暑湿季节,温和热并存。如大暑正值中伏前后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。天气炎热,湿气大,机体的抵抗力降低,如果不加关注会导致中暑情况发*。
二
调养阴阳---平阴阳-养护阳气,防寒凉
夏季属火是人体阳气最盛、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,但恰恰在此时应该养护阳气,不少人用“凉”对抗“热”的方式有损阳气,寒邪会侵袭体内,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,如精神萎靡、新陈代谢缓慢、有汗排不出、身体畏寒、四肢冰冷、容易感冒、腹泻胃疼、患肠道疾病等。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只顾眼前舒服,一味避热趋凉,比如过量饮食冰冷之物,或晚上在露天处乘凉过夜,或者一直吹空调,这样容易使人体中阳气内虚,令暑热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,导致其他疾病产*。
三
调养脏腑---调脏腑-盛夏养心,长夏养脾
中医认为,人体的五脏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,分别与自然季节相对应,所以有盛夏养心,长夏养脾的观点。中医认为夏季多雨,湿气较盛,人体易中“湿邪”而致湿症。而在持续的雨天中,脾虚就会感受过多的湿,湿多了,脾的功能也会受干扰,导致口中清淡无味、胃口差,消化不好、大便溏稀。脾虚湿困时,应健脾去湿,调护脏腑。
解暑四清法,清爽度一夏。
辛宝老师特别推荐夏日茶饮:
清心解暑茶-薄荷清心茶
新鲜薄荷10g清洗干净,沸水冲泡,放入适量白沙糖,自然冷却后,日服3-5杯,能清凉解暑,服后通体舒坦,精力倍增。
清补解暑茶-薏米山药茶
薏米、山药各30克,莲肉(去心)15克,大枣10枚。加水共煮30分钟,放凉加白糖少许即成。每日用两次。可健脾益气,改善食少纳呆、消化不良症状。
清肺养*茶-薄荷芦根花茶
薄荷6克、花茶3克、鲜芦根100克(洗净切段)。取水1000毫升煎汤煮沸后,薄荷用纱布*煎5分钟,过滤即成。此茶甘淡清凉,*津止渴,提神醒脑,不但对暑热伤气耗液而津乏口干、心胸烦闷者尤适,还适用于咽喉痛痒、声音嘶哑等症也有效。
清热解暑茶-金银花茶
用金银花未15克、代茶,开水冲饮,加蜂蜜调服,有防中暑、祛暑热、防肠道传染病之效可治暑热、小儿*疔疮毒疖等症,此为最常用的民间便方,疗效确切。
以上这些有没有帮到你们呢?夏季到了,小编提醒大家要科学安排工作和*活,做到劳逸结合。一定要注意室内降温,使居室环境尽量做到通风凉爽呦~
陕西中医药大学新媒体网络文化工作室出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