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知道:天地万物都有“春*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的运动和变化规律。而人是大自然的产物,要想健康长寿、颐养天年,在养*上就应该“应天顺时”。祖国医学认为: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、甘温之品,忌酸涩。所以在春天应常食葱、荽、豉、枣、芪,最好少食酸辣。而春天还是大自然阳气升发的季节,人体之阳气亦会随之而升。为扶助阳气*发的特点,可多食荞麦、薏苡仁、豆浆、绿豆、苹果、芝麻。另外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、补肾养肺的食物,如枇杷、梨、莲子、百合、大枣、核桃等。
春天气候舒爽,是净化调理的最佳季节,也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治疗的大好时机。此时如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,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。在春季饮食上要以清淡甘味为主,可食用山竹、藕、黄瓜、香瓜等。而粥类饮食有滋阴养胃、清热润燥的作用,对阴虚内热体质者来说,可选大米粥、赤豆粥、莲心粥、青菜泥,切勿食用大甜大腻、油炸多脂、*冷粗糙食物。对于工作压力较大,或因心情不好而引发的胃部不适,则建议吃些木耳炒肉。
在春季里,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、眩晕,这就是传统医学中所说的“春气者诸病在头”。其饮食防治方法是:多吃香蕉、橘子。而饮食中缺少维*素C是引起“春困”的主要原因之一,如能在饮食上多吃胡萝卜、菜花、芹菜等富含维*素C的食物,则可解除、缓解令人疲倦的“春困”。另外春天气候由寒转暖,许多细菌、病毒活力增强,它们极易侵犯人体而导致众多疾病发*。如在饮食上能摄取足够的维*素C,具有一定抗病毒的作用。如能再多吃些菜花、卷心菜等富含维*素E的食物,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。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,逆之则伤心。”根据顺应四时的养*法则,人在整个夏季的养*中要注重对心脏的养护,特别是要防止心脏“着凉”。因为在夏季人们喜爱吃冷的食物用来降温,这样就容易形成身体上的外热内冷。如果时间长了,很容易造成心脏“着凉”,这也是夏天人体易发*许多疾病的重要诱因。而防止心脏“着凉”最好的办法是多食*姜,民间谚语中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找医*开药方”是有一定道理的。*姜是中药的一种,它的作用是驱寒,夏天人吃了过多冰冷的食物后,可通过*姜把体内的寒气驱出,从而可避免心脏“着凉”,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目的。
湿气是夏天的一大邪气,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,人们会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并容易腹泻。所以应常服藿香、莲子、佩兰等健脾化湿之物以驱邪气。此外夏日因气温较高,人体心火旺盛,因此还要服用如菊花、薄荷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荷叶等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来祛暑。而注重精神调摄也是夏季养*中的重点,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,切忌大悲大喜,以免以热助热、火上加油。中医认为,夏天心火旺而肺金、肾水虚衰,故还要注意补养肺、肾之阴。可选枸杞子、*地、百合、桑葚、五味子服用,能防出汗太过而耗伤津气。
所谓冬病夏治,即是指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旺盛,如用内服中药并配合针位,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,故在夏季,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。另外在夏三月中,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显得非常旺盛,这本是好事,但如忽略了夏季养*要领,就可能变成坏事。夏天人的阳气虽足,却容易外泄。如夏天的特点是白天长,夜间短,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,所以午休就显得特别重要;夏天因天气热出汗较多,容易脱液,故会造成一定的心脏负担和肾脏压力,故补心和强肾就显得非常重要;夏季因细菌容易繁殖而造成腹泻、伤胃,故卫*和增强身体防御能力就会显得十分重要。
秋季天高气爽,气温逐渐降低,天气忽冷忽热,其特点是阳消阴长。所以秋季养*保健必须遵循“养收”的原则,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、益气为中心,以健脾、补肝、清肺为主要内容,以清润、甘酸为*。另外秋季空气干燥、湿度逐渐减少,因此,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,防止皮肤干裂、邪火上侵;要多吃蔬菜、水果,以补充体内维*素和矿物质,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,起到清火解毒之效;要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,少吃油腻厚味。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、姜、蒜、韭、椒等辛味之品,不宜多吃烧烤,以防加重秋燥症状。
在秋季,官多食温食,少食寒凉之物,以保护颐养胃气。如过食寒凉之品或*冷、不洁瓜果,会导致温热内蕴、毒滞体内,引起腹泻、痢疾等,故有“秋瓜坏肚”之民谚,老人及体弱者尤要注意。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,但燥是秋季的主气,肺易被燥所伤,进补时还应当采取平补、润补相结合的方法,以达养阴润肺之目的。所谓平补,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。而补肺润燥,则要多用芝麻、蜂蜜、水果等柔软、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。一方面,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,以防止口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体所产*的直接伤害;另一方面,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,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,再受燥邪影响产*疾病。
秋天每餐进食宜简不宜繁,还要注意食饮定时及定量。这是由于人体阳气及胃气在秋季开始衰弱,如每餐吃品种繁多,过量的食物不易消化,并容易导致胃病。另外在秋季饮食保健中,还应贯彻“少辛多酸”的原则以防肺气太过胜肝。因肺主辛味,肝主酸味,辛味能胜酸,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,增酸以助肝气。在饮食上可多食用糯米、荸荠、葡萄、萝卜、梨、柿、莲子、百合、甘蔗、菠萝、香蕉、银耳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也可食用人参、沙参、麦冬、川贝、杏仁、胖大海、冬虫夏草等益气滋阴、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药制作的药膳。总之,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,既不可过热,又不能太凉,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。
冬季人体阳气内藏、*固守,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,也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。俗语说,“冬季进补,开春打虎”及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。此时人的皮肤致密出汗较少,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。此时进补,不但可为来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,另外还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对一般人来说,可选食羊肉、狗肉、雀肉、桂圆肉等温肾壮阳的食物,而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对虚寒者来讲尤其有益。需要注意的一点是:冬季饮食切忌寒凉食品,以免折伤元阳,“雪上加霜”。因此类食物属阴,易使人体阳气受损。
冬季养*宜多食小米热粥,因小米稀粥不但营养丰富,又能增加热量。此外,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,益精养阴的芝麻粥,消食化痰的萝卜粥,养阴固精的胡桃粥,健脾养胃的茯苓粥,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。在冬季对偏于阳虚的人来说,食补以羊、鸡肉等温热品为宜;对偏于气阴不足的人来讲,以食鸭肉、鹅肉为好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一书中日:“鸭肉滋五脏之阴,清虚劳之热,补血行水,养胃*津。”而对一般人来说,核桃、板栗、松子、花*、葵花子、芝麻、黑豆,都是冬季不错的食疗补品。
冬季人体阳气收藏、气血趋向于里,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大部分化为水,下注到膀胱成为尿液。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,因此冬季养*要注意肾的养护。肾是人体*命的原动力,是人体的“先天之本”,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。对于肾之*渐衰的老人,冬天可配食乌龟、甲鱼、枸杞等护阴之品,也可在医*的指导下,服些补药强肾。冬天肾的功能偏旺,故要少盐。如果此时再多吃一些成味食品,肾气会更旺,从而会极大地伤害心脏影响人体健康。因此,在冬天里要少食成味食品,多吃些苦味食物,以保心肾相交,使之肺气直达,固实肾气。
进补是为了调节身体的各种机能,使身体更加健康,但如果进补过偏,则补而成害。所以进补要补宜适度,适可而止。冬令进补的同时,还应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跳舞、打球、跳绳、踢毽子等。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、加快全身血液循环、增强胃肠道对滋补品的消化吸收,使之能够被机体更好地利用,以达到补而受益的目的。俗话说: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。”这说明冬季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,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。
冬季气候寒冷,易导致人体气机、血运不畅,从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,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*命的疾病,如中风、脑出血、心肌梗死等,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。俗话说:“寒从脚下*”,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,加上脚的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,所以冬天尤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。冬季天寒地冻,动植物多以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,而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特点,适当地减少活动,以免扰动阳气损耗*。所以传统养*学提出人们在冬季应早睡晚起,这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*的积蓄。作者: 郭德才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