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海南客户端、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4月4日消息(记者 王洪旭 实习* 殷天舒)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,乃天清地明之意。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满足了万物*长的需要,但也给人们带来了风邪、湿邪的侵袭。那么,在清明时节应如何正确养*呢?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王高岸主任建议,日常*活中市民可从以下五方面来养*。其中,清明节多吃清补“柔肝”的新鲜食物,注意保暖、预防过敏。
1.饮食清淡:少吃“*发”食物
中医常说春季养肝,清明时节应多吃清补“柔肝”的新鲜食物,如荠菜、山药、银耳、大枣等。而清明雨水多湿气较重,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,如萝卜、芋头等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要慎吃“*发”的食物。中医认为,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,故不宜过多进食竹笋、海鲜等“发物”,特别是一些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和体弱多病者。胃寒的人群不适合吃*冷食物。
2.夜卧早起:有利于阳气*发
“春天重在*发”,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*发,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,尽量做到夜卧早起。早晨7点—9点是辰时,胃经最旺,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。睡眠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成人每天8小时,中小学*9至10小时。
对于许多市民会在春季出现春困的情况,王高岸认为,市民除了早睡早起,还可以经常*太阳穴,可以起身运动,改善人体的代谢过程,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,对中枢神经等系统有一定的*作用,让自己从困倦中脱离出来。
3.注意保暖:要防止“春季病”
清明时节乍暖还寒,细菌、病毒容易滋*。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保暖,很容易引起感冒。市民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要根据气温高低,适时增减衣物。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特别注意。
清明时节还要防过敏。为预防过敏发*,过敏体质的市民应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环境,出门要戴上口罩。另外饮食上也要注意,不要吃虾、蟹、牛奶等容易过敏的食物。
4.适当运动:不宜太剧烈出大汗
春天里,人们喜欢外出踏青游玩,放松心情。“人们可以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外出,到一些人员较少的空旷之处,慢跑、打拳、做操等。尽量多活动,使春气升发有序,阳气增长有路,达到春夏养阳的目的。”
特别是有一些小朋友的家庭,可以趁着清明前后,草长莺飞,带孩子外出放风筝、跑步,多吸收新鲜的空气,吐故纳新,锻炼筋骨,增大肺活量。
但春季运动要适度,特别是一些体弱的人,不宜太剧烈以致大汗出。出汗过多则会导致津液的大量丢失,损伤人体正气。
5.调整情致:防止体内肝气过盛
春季主*发,人体的肝气随之愈盛,在清明之际达到顶峰。此时如果不注重情志的调理,会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,有碍阳气*发,最终可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。因此在清明时节,人们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,使心情舒畅放松,保持乐观豁达的*活态度,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工作*活。
建议市民在这段时间可以喝一些菊花茶。中医认为,菊花能疏风清热,有平肝、预防感冒、降低血压等作用。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,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、增强心肌收缩力、改变心肌缺血的功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。